2024年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1-09 08:34     字体:

2024年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三个强化”,夯责传压抓落实。坚持把落实“河长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体谋划、统筹安排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年组织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专题会4次,举办各级河长培训会4期,深入现场开展督导调研,研究推进“河长制”工作,协调解决涉水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河道“四乱”治理等问题16个。细化市“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工作组职责,及时调整更新各级河长,做到了时时、事事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印制《2024年义马市河长制工作要点》,明确各责任单位河长制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管理网络,设置河长21名,其中,县级河长4人,乡级河长4人,村级河长13人,做到河流、区域、任务、责任、措施“五个具体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河长制”工作格局。三是强化机制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细化完善了河长管河巡河、河长制联席会议、河长制督导检查、“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等工作机制,实现石河、涧河、燕沟河等河流的控源、截污、清障、治理责任全覆盖。建立完善河长制会议、信息报送、信息共享、工作督察、考核问责和激励、工作验收等六项制度,推进河长制工作规范管理,并对13名护河员巡河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对新选聘的护河员进行岗前培训,优化河长提醒方案,构建起管理有效、协调有序、保护有力的“河长制”落实机制,实现了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二、突出“四个从严”,综合施策强管护。坚持绿色发展,保护优先,盯紧任务,从严落实,统筹推进河长制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义马。一是从严巡查。主动扛起落实“河长制”第一责任人责任,从严规范管理,带头开展经常性巡河、督查、调研,先后开展巡河16次,带动各级河长完成巡河724次,超额完成巡河任务,现场处置破坏水生态环境问题4个。二是从严治理。深入推进生活污水、倾倒垃圾、侵占河道等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水域岸线管控,严格审批涉河建设项目,严防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行为发生。全年发现并整改河湖“四乱”问题3类15个(侵占河道;河道种树;河道倾倒垃圾、弃土、弃渣),先后清理河道树木860棵;疏浚河道7.8公里;清理河道渣土、弃渣、垃圾39万平方米。三是从严管护。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契机,扎实推进全面清理垃圾、治理乱堆乱放、提升村容村貌、科学管控污水、深化厕所革命、做好后期管护等六大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特别是对省、市重点关注的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情况,持续加强督导和排查整治,累计发现问题12起,并全部督促完成整改。四是从严整改。对水利部反馈的疑拟“四乱”问题19个图斑(最终认定2个)、三门峡市交办的河湖“清四乱”4个问题,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实行一个问题、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整改方案“四个一”机制,强力推进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三、紧盯“四个关键”,汇聚合力增效能。坚持依法治河、联动治水,增强“河长制”工作实效。一是紧盯执法监管保安全。对全市涉水企业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现场监督检查130余次,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10个、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检查2次,累计对发现的15个问题,全部建立问题台账,动态整改销号,确保了境内所有企业外排废水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石佛出境断面保持Ⅲ类水质。二是紧盯工程治理提质量。实施了总投资6486.62万元的义马市山洪沟系统治理工程,先后开挖导流渠6.5公里,清淤河道5公里,修整边坡6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强沿岸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有效保护辖区群众1.1万人、耕地面积9336亩。后续计划实施总投资9658万元的义马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企一管”分质改造及智慧污水治理工程,进一步提升园区工业废水治理成效,全面助力绿色发展。三是紧盯协调联动聚合力。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组织纪委监委、河长办、督查室等单位,对乡、村两级河长履职情况明察暗访6次,下发问题交办单11份,整改“四乱”问题15个。四是紧盯宣传引导造氛围。注重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河长制工作,共同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大力宣传水事法律法规,期间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节水管理条例》等法律宣传资料1000余份,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从严监管,推动“河长制”进一步落细落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一是推进责任落实。持续加强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采取河长常态巡河、职能部门联合督查、河长办定期巡查等方式,加强督查考核,推动“河长制”有名、有实、有效。二是推进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党政齐抓、河长办牵头协调、河长全权负责、巡河员具体落实的“河长制”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系统保护、监管执法和考核问责,推动治水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三是推进绿色发展。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治理修复、幸福河湖建设等工作,推动实现河道无垃圾、河岸无违建、河中无障碍、河床无淤塞、污水无直排、生态无破坏目标,奋力谱写幸福河湖新篇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