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义政办〔2020〕1号)
义马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把省、三门峡市及我市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业企业,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尽最大努力、采取更科学周密措施严防疫情在企业蔓延,守护好员工和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各项防控措施得到落实,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本着成熟一个,复工一个的原则,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把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两不误,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工业力量。
严格落实复工复产防疫准备措施
(一)严格落实复工时间。各工业企业要严格落实省、三门峡市和我市复工复产企业要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落实人员责任,建立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形成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
(四)严格返岗人员疫情核查。返义的居家观察 14 天,其他返义人员企业要根据防疫需要,加强防护物资采购储备,为职工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液、酒精等消杀用品。要设置隔离室,有条件的企业可购置护目镜、医疗器械等应急装备,可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
(六)全面开展厂区消毒。企业复工复产前,要对厂区内生产、生活、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理,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设施设备等部位要进行彻底消杀,保持良好通风,防止病毒传播蔓延,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
(七)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在有订单、有市场、有原料保障的基础上,科学安排疫情期间的生产计划,按需组织生产和物料采购,减少人员大范围流动,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配备门禁设施和检测仪器,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检测,做好信息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厂区。要减少一般商务洽谈、人员来访等活动,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商务交流。
(二)严密职工健康监测。建立职工体温日检测制度,在生产区、办公区、宿舍区等点位设置检测点,严格职工体温检测,对体温异常的及时采取处置措施。职工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班。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赴外地出差职工返回后,要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三)加强环境卫生和就餐管理。企业要对楼道、会议室、食堂、电梯、楼梯、卫生间等所有公共场所每天至少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增加消毒频次。加强公共区域通风换气,严格空调使用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加强就餐卫生管理,操作间要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混用,使用后餐具高温消毒,采取分时段供餐、分散就餐的方式,减少人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规范岗位工作秩序,合理安排轮岗排班,采取“小班制”模式,减少单班在岗人数,暂停不必要的会议、聚会等活动,做到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
(五)强化物流车辆管理。外来货运车辆进入厂区前,要进行消毒处理,驾乘人员须佩戴口罩并检测体温,减少与厂区人员的直接接触,货物送达后尽快驶离厂区。对运输物资视具体情况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驾乘人员管理,保持车辆内外清洁,及时对驾驶室、门把手等接触部位进行消杀。
(六)妥善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响应机制,落实应急值守、情况报告、物资调配、力量调动等措施。对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职工,立即送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并向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报备。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疑似病例的,及时联系我市疾控部门对相关人员和场所处理进行指导,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抓好企业内部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巡查检查,确保信息畅通,重要情况妥善处置并及时报告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企业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悬挂条幅、张贴通告、印发宣传册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二)严格企业复工复产审核。企业复工前,由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牵头,与卫健、应急管理、疾控等部门和相关办事处共同对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工作机制建立情况、防护物资储备情况、返岗人员排查情况等进行实地检查,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工。
(三)压实属地工作责任。各办事处、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情况,强化责任,规范督导,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加强信息报送。
2020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