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
农业经济
【概况】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4%,农业总产值达到1.9亿元,涉农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固定资产投资3100万元,招商引资1800万元。
【粮食生产】 粮食播种面积3.97万亩,总产797.3万公斤。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8万亩,单产204.2公斤,总产367.6万公斤;秋粮种植面积2.17万亩,单产198公斤,总产429.7万公斤。
【良种补贴】小麦补贴面积1.8万亩、玉米补贴面积1.65万亩、棉花0.02万亩,落实补贴资金34.8万元。全部采取采取现金支付方式进行补贴。
【蔬菜生产】蔬菜播种面积10080亩,总产量2620万公斤。保护地蔬菜面积发展到2200亩,其中日光温室320 亩,大小棚类850亩,地膜覆盖2400亩。季节性菜田发展到2800亩。栽培食用菌61万袋 鲜品总产量63万公斤。食用菌生产以平菇为主,并栽种部分香菇、鸡腿菇、金针菇等新品种。通过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即:义马市东区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义马市清风山1000亩无公害大樱桃基地;认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个,即:义马市东区常窑水库白鲢鱼、花鲢鱼生产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认定无公害农产品4个,即:黄瓜、大樱桃、番茄、菜豆,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个,即:茄子、辣椒。
【万名科技人员包村行动】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村行动。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印发指导意见,层层落实责任,取得抗大旱、夺丰收的全面胜利。农林和农机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8人,分包20个涉农社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类农作物生产,开展技术培训22期,受训群众2.5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6万余份,指导防治病虫害3.8万余亩次,指导农作物田间管理5万余亩次。
【测土配方施肥】完成土样采集化验200个。安排玉米测土配方试验田3处,安排小麦测土配方示范田2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2万余份。组织农技人员、肥料经销商、农民技术员、示范户开展配方施肥技术培训5期。
【休闲农业】在东区办事处的河口村、苗元村和新区办事处的梁沟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区域内造林2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四旁植树110万棵,森林覆盖率达47%,建成千亩大樱桃基地1个,2000亩小杂果经济林基地1个。发展农家乐饭店26家,其中年营业额8万元以上的11家,从业人数达45人,年接待游客4.97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达80万元,年户均收入2.1万元。
【扶贫开发】继续实施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和“包保扶贫”战略。安排《义马市石佛社区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项目1个,争取上级财政科技扶贫资金4万元,推广白芷、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种植技术2300亩。各包保单位共投入扶贫资金28300元,义务出工279个,扶持贫困户发展各类项目13个。组建义马市扶贫开发协会。解决巩固温饱人口50人。
【劳动力转移培训】 争取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专项培训资金9.5万元,举办蔬菜园艺生产、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沼气生产与维护等专题培训班4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涉农居民350人。完成引导性培训2500人。
【减轻农民负担】 积极开展涉农居民负担专题调研,建立农民负担监督站20处,聘请义务监督员25名,制做涉农收费公示牌23张、减轻农民负担各项制度34张、农民负担监督卡11873份,发至两个涉农办事处及20个社区。强化涉农居民负担监管,加强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实现涉农居民零负担目标。
【土地流转】 制定《义马市土地流转奖补资金兑付评审办法》,发放2010年土地流转补贴资金142.52万元。2011年流转耕地面积6281亩,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36.6%。其中大户流转占到总流转面积的88%。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申报农田水利、道路修建、安全饮水、村容村貌整治各类项目15个,总投资465.97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32.08万元,受益人口3.09万人。
【农村能源开发】 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座,即食品公司沼气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476万元。对全市1573座户用沼气池进行普查,并建立沼气用户档案,实现跟踪服务管理。抓好太阳能热水器示范工程,争取补贴资金15万元,为退耕还林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0台,完成任务的100%。
(供稿 焦迎军 杨学凯 关翠萍)
林业
【概况】以创建森林城市为目标,开展以水源涵养林、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网络建设、村镇绿化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建设,组织20余支造林专业队开展造林。大力组织造林绿化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精品基地3个。新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基地4个。认真抓好护林防火,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林业生产】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278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2.38%。其中,生态造林0.8489万亩,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工程0.515万亩。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0.2925万亩。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92亩。村镇绿化工程123亩。更新造林199亩。林业产业工程0.02万亩。中幼林抚育0.2266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0.1825万亩。林业育苗300亩,容器袋150万袋,义务植树、四旁植树各50万株,义务植树的人数达8.3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2025亩,林业总产值达到4726万元。
【林业重点项目】2011年,义马市林业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有两个:一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完成新造林8689亩,任务完成核实率为102.73%。二是凤凰山生态观光园建设。在石佛凤凰山完成荒山开发治理面积2000亩,整修道路3公里,修善窑洞10孔,修建大门1座,凉亭3个,游廊1个。在山坡上栽植核桃600亩,栽植大樱桃、桃、杏、石榴等小杂果400亩,栽植杨树400亩。
【林政管理】加强林政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毁林、盗林、乱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市无一起重大毁林、乱占用林地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完成天保工程的各项任务。森林、林木采伐量严格控制在森林采伐限额以内,林木凭证采伐率、办证合格率均达到100%。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达到95%以上。全市无重大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案件发生,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低于6‰,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5‰,重点公益林管护进一步加强。完成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按照河南省林业厅的要求,从营造林小班到森林抚育、采伐额度全部进行数据库录入,对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实行数据库统一管理。
【森林防火】针对护林防火的严峻形势,多措并施,确保林区安全。严格执行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各林区进行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工作督查,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检查治理,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在防火警戒期内,停止办理林区一切用火审批手续,坚决杜绝闲散人员进入林区,对进入林区的车辆要求必须安装防火装置,严防漏火、喷火;备足备好扑火抢险准备,搞好护林宣传,护林防火检查站人员全天候上岗巡查,值班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确保林区防火期内的安全。全年无重大森林火警。
【成立义马市森林公安局】2011年6月,义马市森林公安局正式挂牌成立,配齐了领导班子,为有效打击林业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坚强保障。首任局长董来林、政委聂建功。
(供稿 侯科峰)
畜牧业
【概况】 2011年,义马市一手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一手抓畜牧业发展,畜牧工作实现数量、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全面超额完成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市实现畜禽饲养总量52.01万头(只),其中猪18.39万头,禽类33.25万只;肉类总产3130吨,禽蛋产量1032吨;畜牧业产值达1.0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2%。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到130个,其中养猪97个,养鸡33个,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97%以上。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地开展春、夏、秋三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月月补免工作。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设,争取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2个,引进改扩建资金60万元,完成达标改造场2个,进一步加快了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进程。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畜产品及饲料、兽药等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强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打假整治,重点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全年“瘦肉精”检出率为零。以落实《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为重点,以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强化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巩固和完善屠宰检疫,积极改善检疫工作条件,新设立动物检疫固定报检点2个,流动检疫车一辆,巩固完善动物防疫、检疫化验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检,进一步提高了畜产品质量。
【成立义马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2011年12月,成立义马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与义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合署办公,增加全供事业编制6名达到12名,执法大队下设2个执法中队,分别与东区、新区动物防疫检疫站合署办公。对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供稿 李建峰)
水利
【概况】2011年,义马市水利工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及上级历次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干部队伍强素质,各项工作争一流”的总体要求,围绕“项目建设年”、“深化服务年”两条发展主线,深入开展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在城市供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政执法、节约用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一是投资126万元,打深井4眼,建设蓄水池1座,配备移动软管800米,建成石佛、石门车家提灌工程;二是投资90万元,安装变压器3台,打井1眼,安装水泵3台,铺设管道4800米,建成竹园沟、韩沟供水工程。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260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旱涝保收田900亩。抗旱应急工程,一是投资56.55万元打井2眼、安装水泵1台、无塔供水器1台、拆除混凝土路面389平方米、铺设管道3748米,解决了东区毛沟农民集中居住区、东下磨、张家南坡、新区裴村龙山街2500人临时饮水困难;二是投资41.41万元打井1眼、砌筑阀门井153座、铺设管道5186米,解决了新区范马岭、东区程村、石佛2667人临时饮水困难。水利普查工作,利用传单、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水利普查的重要性,按照全国进度安排,完成了对象名录的建立、清查底册、清查表的填报录入。
【城市供水】积极实施城北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总投资2810万元,管网总长度40公里。管网铺设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加压泵站工程正在施工,年底可实现通水。义马市水利局将2011年确定为“深化服务年”,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向社会承诺24小时优质、足压、足量供水,义务为全市居民上门维修服务,为全市老弱病残的居民开展上门收费服务。保持了城乡供水的平稳、畅通,截止目前完成供水总量为739.79万吨,实现水费收入2044.58万元。安装公司创收82.17万元,亿露纯净水厂于4月份正式投产,实现产值200万元,利润20万元。先后被三门峡市总工会评为“三门峡市‘六好’基层工会”,被河南省城镇供水协会评为“河南省公共供水行业先进单位”。
【防汛工程建设】投资165万元进行五星水塘除险加固,大坝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投资50多万元完成常窑水库岁修工程建设;投资20万元进行石河石门段疏浚。投资计划1635万元进行涧河二十里铺段治理,完成招标和征地附属物清点工作,现正在发放征地补偿款;董沟水库除险加固已经开工建设;苗元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地勘工作,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抗旱】一是及时准确上报抗旱报表及各类材料,组织开展抗旱浇麦工作,先后浇灌小麦9000亩、玉米3000亩,有效降低了旱灾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省水利厅、三门峡市水利局有关领导的肯定;二是完成抗旱物资采购任务,先后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3辆,潜水泵55台,柴油喷灌机20台,各类输水软管2.8万米,电缆电线1.2万米;三是组织完成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中心货架安装工作。
【防汛】一是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落实防汛责任,修订完善4库1塘及两条河道的防汛预案,编制完成义马市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二是配合三门峡市组织防汛应急指挥系统暨抗洪抢险演练,除市里设定的煤矿透水外,还预设农村遭遇山洪来袭、水库大坝渗水、城区道路积水3个课题进行演练,共出动抢险人员350人,各类车辆55辆,物资设备3000多套(件)。
【山洪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完成山洪灾害普查、山洪灾害危险区及安全区划定、乡镇和小流域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确定、内部局域网及会商室设备的安装调试等。
【节约用水】坚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详细制订《义马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义马市节水型企业(单位)定量考核标准》、《义马市节水型节水型学校考核标准》等统一的考核标准。坚持从基础抓起,开展“节水示范点”创建活动,环保局、高速公路管理处、市医院、市直小学等一些节水措施较好的机关、学校、企业参与其中。配合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广节水器具,上半年在学校、医院、宾馆等浪费水比较严重的公共场所推广节水感应器、节水器具600余套(台),节水率达到88%。义马市节约用水工作被河南省水利厅授予“全省节水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水土保持】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以义政[2011]7号文批转义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细则,增强水土保持法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水保精品流域建设,完成河口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规划治理面积6平方公里,修建谷坊30座,修建步道6.4公里。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完善水保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政府出台一系列水保法规配套文件14份;开展“水土保持示范机关、企业、小区、学校”创评活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95%,实施率达到90%,验收率达到85%。全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试点县(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黄委会、黄河中上游管理局、省水利厅的验收,并获全省第一名的高分。
【水政执法】强化执法能力,积极探索各部门综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14起,结案12起、移交法院强制执行2起、正在处理1起,有效维护了正常水事秩序。深挖潜力,广开费源,完成辖区3个煤矿疏干排水普查工作;开展各煤矿疏干排水资源费的征收(追缴)工作。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方位开展水法宣传活动,结合义马建市30周年活动,开展“水秀义马30年”大型图片展览,得到《中国水利报》、《河南水利网》等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编排反映去年“7.24”抗洪抢险场景的大型舞蹈情景剧《红旗颂》参与三门峡市局组织的文艺汇演。加强水资源管理,联合市公安局开展保护水资源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义马市公安局水利警务室,公安局抽调专职民警常驻水利局办公,配合水政监察大队开展执法工作,这一做法在三门峡市属首例,受到省水利厅、公安厅联合督导组的好评。
(供稿 段亚非)
城乡一体化
【概况】城乡一体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省九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三门峡市六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义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核心,以涉农居民居住区建设为重点,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牢牢抓住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市的发展机遇,加强督导,积极协调,克服困难,总体推进,使义马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走在全省的前列。
【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市20个涉农社区有18个开工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区,其中2011年新开工社区4个,新开工建设住宅楼37栋,面积达13.4万平方米,可供1332户居民居住。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已累计完成投资6.15亿元,开工建设住宅楼159栋(其中已建成107栋,正在建设的52栋),建筑总面积达到62.6万平方米,可安置5654户集中居住区居民;有6个社区(千秋、礼召、梁沟、义马、金苑、廿铺一期)的97栋达到入住条件,已入住1120户。下大力气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与涉农集中居住区顺利对接,切实解决涉农居民群众关注的水、电、路、通讯等问题是2011年工作的重点,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狠抓落实,先后投资2500万元,实施城北供水工程和毛沟供气工程。全市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其中:义马、常村、千秋、礼召、二十里铺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水、电、气、路等主要设施已配套完善;梁沟、郭庄、马岭等社区正在铺设水电暖管道,春节前可实现通水;其他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同步施工中。
【涉农社区长远发展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把义马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先进市,顺利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的目标,让涉农居民确实享受到城乡资源共享和改革发展的成果,按照义城乡办[2011]22号文件《关于涉农社区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的通知》,各涉农社区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内容涵盖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工程、产业发展工程、居民就业工程三大工程等多个方面,并积极稳步实施。
【集中居住工程】一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财政补贴”的原则,开工建设一批布局科学、套型合理、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改善了居住条件。二是在毛沟片区先后打通“三纵两横”道路,按照毛沟副城区城市建设规划,开工建设东风路、经二路、经五路东城区道路,铺设2000多米污水管网,建成设施完善的全日制寄宿式的东区中心小学;东区办投资200万元迁移两公里长的国防、电信等5道通信光缆,拓宽发展空间。三是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按照规划分步实施。针对煤矿采空区内的义马社区老村,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市政府出资360万元在义马市东区中心区域置换土地110余亩,规划建设居民住宅楼19栋,该小区全部建成后,可解决义马老村内800户居民住房问题,同时可腾出老村土地1400亩。为解决该社区老年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二期计划建设一批面积为30--50平方米、一室一厅一卫的小面积住房。针对马庄社区位于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内,实施整村搬迁。在东区中心区内划拨土地80亩,采用集体代建方式建设居民居住区。先后拨付资金1100万元,用于居住区建设,一期6栋住宅楼主体已经封顶,年底可入住。为了整合资源,节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毛沟采取集中连片方式规划建设锦程河湾集中居住区,该小区总占地270余亩,规划建设住宅楼43栋,可安置河口、湾子、程村、石佛1548户群众入住,湾子、河口一期8栋住宅楼已经达到入住条件。为保证涉农居民居住区住房确实惠及涉农居民,从2011年6月份开始,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组织两个涉农办事处对辖区已开工集中居住区建设的18个社区,通过张贴公告、公布购房条件、公示所有购房户等方式进行认真细致的购房资格审查,对谎报、瞒报、弄虚作假等不符合条件的住户进行清理清查,通过清理清查,对320户不符合条件的购房户进行纠正处理,保证涉农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顺利实施。
【产业发展工程】一是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满足有技术特色、有资金实力、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集约经营土地的愿望,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提高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如礼召社区依托发展400亩玉米和淀粉土豆,实现订单农业零的突破,进一步提高社区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二是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变了部分农户“亦商亦农”、“亦工亦农”的兼业化状况,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广大农户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充分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生活水平。
【居民就业工程】一是以集中居住区建设为契机,同步建设专业市场和门面房,让群众有房住、有房租、有工作可干。如义马、马庄等社区利用邻近产业聚集区和矿区的优势,安置社区居民就近就业;二是上项目,安排有技术、年富力强的群众到企业就业,苗元社区建成煤机铸造厂、汽修厂等一批企业和大型运输车队;三是发展特色种植,近年来建成大樱桃基地2000亩,中药材种植2000亩,蔬菜日光温室110座,仅大樱桃一项,每年就可增收600万元;四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实施土地流转经营,将搬迁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对外承租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产业,群众用土地入股进行分红;五是探索试行制作股权证的办法,对群众老旧房屋面积、四邻边界以及附着物进行拍照存档,作为群众房屋拆迁补偿、土地分红的证明。
(供稿李雅慧)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