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文辑录:义马市国民经济和是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7-08-28 13:58     字体:

义马市国民经济和是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义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是以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义马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立足义马市情实际,紧扣义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和新任务编制而成的。纲要在全面总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阐明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战略部署、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是引领义马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性部署、宏观性指引、前瞻性谋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有序发展、健康运行的重要参考,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凝聚全市人民斗志的共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2006-2010)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奋斗目标,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预计到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年均增长17.6%,是“十五”末的2.54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8亿元,年均增长24.3%,是“十五”末的2.9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4亿元,年均增长21.7%,是“十五”时期的4.45倍。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储蓄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其他各项指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前列。

二、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

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成了开祥化工、铬渣综合利用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建设30万吨醋酸、1000万方煤制气等重点工程,能源、煤化工、铬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主要产业不断壮大,预计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是“十五”末的2.84倍,年均增长23.1%。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9%。商贸、物流、房地产、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67.38亿元,比“十五”净增34.6亿元,年均增长12.2%。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畜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安装了脱硫和除尘设施,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633吨和9043吨,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7万亩,人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西延北扩,修建了快速通道一期、银杏路、滨河北路等15条城市主干道,建设了银杏公园、滨河花园等城市公园,建成了食品大厦、银杏国际花园等标志性建筑,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集中供气率、供热率分别达到75 %和80%,比“十五”末提高了15%和50%,新增绿地49.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比“十五”末提高了4.5个百分点,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启动了农村居民户籍制度改革和“村改居”工程,开工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区17个,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金融、教育、卫生、社保等体制改革任务,取消行政审批许可事项125项。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引进了武汉凯迪、美国SES等客商,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累计引进签约项目75个,落地实施46个,其中利用外资13148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新增外贸进出口自营权企业15家,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7650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1.36倍,出口创汇6262万美元。

五、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五年来,共实施科技项目20项,累计投入科技经费5259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建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了外国语小学、东区中心学校改扩建工程,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再就业培训5784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年均人口出生率为4.3‰,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实施了市医院、东区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拓宽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医疗合作,预计2010年,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达97%。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民政等社会事业均实现了新的发展。

六、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提高

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群众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00元,比2005年净增7000元;涉农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比2005年净增3100元。累计投入改善民生的资金达5323万元,增长速度超过了财政收入增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城镇就业人口4.4万人,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城乡统筹,全市养老、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万人和5.9万人。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开工建设廉租住房640套32000平方米,为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280万元,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提高城乡困难家庭补助标准,由“十五”末的130元提高到210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的五年,是义马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民生显著改善的五年。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传统产业占比重大,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渠道较少,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谐社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第一节  发展机遇

一、宏观政策环境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方案》的实施,中部地区将会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和政策支持,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一步提速,投资需求急剧增加,人民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新的消费热点将不断涌现,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动力机制进一步形成。这为推进经济转型,促进产业升级,加快自主创新,形成与外界的产业对接和功能互补,实现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还将出台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义马地处中原经济区东西发展轴,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彰显,有利于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更多生产要素,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时期,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了国际间、区际间和城乡间三大层次转移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已进入升级阶段,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为大规模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建市三十年来的成就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市三十年来,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优势逐步呈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全市上下想发展、谋发展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干大事、创大业的氛围进一步浓厚,这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二节  面临挑战

一、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全球的发展环境,增长格局的深度调整、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产业升级的持续加快、外贸需求的大幅萎缩,迫切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仍停留在围绕煤炭资源的加工上,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特别是接续产业发展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实现经济转型困难重重。

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带来的挑战。“十二五”时期,资源、土地、环境等将直接制约着我市的发展:一是有限资源的约束,煤化工、能源都是典型的高耗能产业,随着煤炭储量不断减少,主导产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大;二是有限土地资源的约束,土地是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但我市的土地资源稀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三是有限环境容量约束,面对日益严格的节能减排压力和资源环境约束机制,环境容量也将会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水资源供应紧张等都将使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加剧。

三、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带来的挑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加快,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将成为主导。我们面临着省市扶持政策、产业布局将优先考虑中心城市新区的压力,也面临着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可能会带来辐射效应,我市部分资源、生产要素将流向区域内其他城市;周边县市加快发展愿望强烈,会使区域间人才、资金、资源、项目争夺日趋白热化,我市集聚生产要素的困难将加大。

四、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繁重带来的挑战。“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有尊严的生活更加向往,对和谐社会构建期望更高。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原有的农民将转化为城市居民,城市的承载能力、居民的就业安置、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社保覆盖面的扩大,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增加等都将在“十二五”时期明显提速,和谐社会构建任重道远。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紧紧围绕争做中原经济区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实验区中的“转型发展先行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全面小康样板区”的总体定位,突出抓好“产业升级、城乡一体、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四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义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富裕、更加开放、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现代化城市。

第二节  发展原则

一、加快发展原则

要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传统思维方式和常规模式,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推进义马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转型升级原则

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尽快培育发展接续产业、非煤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物流、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之路。

三、统筹兼顾原则

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化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四、创新驱动原则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合理集聚调配资源要素,全方位大视角融入多区域开发合作,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努力建设创新型特色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五、包容性增长原则

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六、民生为本原则

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探索建立保障民生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最大限度地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凝心聚力。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结合省、市“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我市未来5-10年总体发展定位是:争做中原经济区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中的“转型发展先行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和全面小康样板区”。

转型发展先行区:以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重点,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改变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形成多业并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低碳绿色的新型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成为中原经济区豫西板块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增长极。

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建设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四城联创”为载体,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让义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把义马建成一个现代气息浓郁、功能设施健全、管理科学规范、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园林宜居城市。

全面小康样板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广大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把义马建设成为居民生活富裕稳定、公共福利全员覆盖、社会管理安全有序、人际关系融洽友好的和谐幸福之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高于或达到全面小康标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四节  发展战略

一、工业强市战略

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协作区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解决制约义马工业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科教兴市战略

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推进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

三、开放带动战略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努力扩大出口和加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强多形式的对外合作,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形成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项目集群。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以净化城市环境空气、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搞好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乡河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生态型城市。

第五节  发展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对新时期义马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义马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一、主要预期性目标

1、经济发展: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元(约2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5%;“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十一五”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2、转型升级: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

3、民生改善: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年均增长13%;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3.5%;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次;社会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涉农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2.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

二、主要约束性目标

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减少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5%;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五年累计下降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20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注:1、规划指标的属性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省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2、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指标按照2010年价格计算。

第四章  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要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农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按照“一区二基地四集群”的思路,即建好一个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能源和煤化工两大基地,培育高新技术、新型铬盐、节能环保、机械装备四大产业集群,构建创新型、融合型、生态型现代工业体系,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

一、建设一流的省级产业集聚区

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围绕“一区两园”(煤化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总体布局,努力把产业集聚区建成全国有影响、全省一流的产业集聚区。

高起点规划。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要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黄河金三角协作区规划相衔接,把集聚区建设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抢占发展制高点。

高标准建设。按照“巩固西区、建好东区,提升高新区”的原则,加大工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集中抓好东区开发,建设纬一路、纬二路等9条主次干道,贯通南北片区,形成环形通道。完善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地产开发,积极建设工业标准厂房,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

高水平招商。建立集聚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健全投融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创新研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建立国家级的煤化工、铬盐技术研发机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入区企业达到20家,培育一批以创新性企业家加专家为领军人物的人才团队,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新产品,建设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重点企业,努力实现我市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

到“十二五”末,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就业人员达到2.5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以上。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低碳经济的实践基地、科技创新的先导基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做大做强两大产业基地

能源基地。抓住义煤集团成功上市的机遇,积极支持其实施产能扩张,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加强煤矿安全改造和技术改造工作,加快煤矿瓦斯规模化抽采和利用工程建设,鼓励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煤炭产业链条。稳步壮大发电规模,提高电站等级,重点支持2×155MW环保电厂、2×135MW矸石电厂、2×50MW煤泥电厂等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项目和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瓦斯电站建设,鼓励电力企业向综合利用、自备、热电连供、直供等方向发展,加强智能电网改造和开闭所建设。加强能源科技研发,着力延伸发电和热能、废气、废渣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15年,原煤产量达到87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义煤集团实现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双千亿目标。

煤化工基地。按照基地化、现代化、精细化发展要求,以气化厂、义煤综能公司、开祥化工等骨干企业大型煤气化装置为龙头,积极引进煤化工生产新技术,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着力突破甲醇制烯烃、合成气制乙二醇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甲醇制烯烃、乙二醇、醋酸乙烯等深加工产品,形成甲醇延伸加工、精细化工和清洁燃料产业集群式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规划项目总投资300亿元。重点围绕合成气-甲醇-醋酸及下游产品精深加工链,抓好年产30万吨醋酸,30万吨醋酸乙烯、20万吨醋酸酯等项目;围绕合成气-甲醇-二甲醚及副产品链,重点抓好20万吨二甲醚、10万吨液态二氧化碳、2万吨可降解塑料、10万吨焦油加氢等项目;围绕合成气-甲醇-1,4丁二醇-及下游产品精细化工链,抓好年产11万吨1,4-丁二醇、6万吨PTMEG等项目;围绕合成气-乙二醇及副产品链,重点抓好3×30万吨乙二醇、20万吨甲醇蛋白、5万吨聚酯纤维等项目;围绕合成气-烯烃等下游产品链,抓好年产80万吨烯烃、30万吨聚乙烯、30万吨聚丙烯等项目;围绕合成气-甲醇-碳酸二甲酯或甲醛等产品链,重点抓好10万吨碳酸二甲酯、6万吨聚甲醛等项目。同时大力实施新型煤化工项目,做好年产1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15年,形成日产煤气1300万立方米,年产甲醇100万吨、乙二醇90万吨、二甲醚40万吨、1,4-丁二醇20万吨、醋酸30万吨、醋酸乙烯30万吨、醋酸酯20万吨、甲醇蛋白20万吨、碳酸二甲酯10万吨等产能,煤化工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高端产品比重超过75%。

三、培育壮大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高新技术创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扶持义腾新能源3000万套锂离子电芯项目建设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使其成为高科技示范企业。积极促进煤化工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引领现代新型煤化工,重点发展聚碳酸酯、聚甲醛、PBT等新材料产业。引进发展LED、新型节电设备、新型节油设备等高科技产业。开辟发展电子产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电子新产品、新技术、新装置,重点发展智能化矿用安全监控系统、煤化工以及其他产业的DCS系统和与之相关的IT产品。培育生物制药行业,加快兴邦药业改制步伐,并以之为依托,扩大产品种类、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型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力争实现研究开发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品种。“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规划项目总投资50亿元,重点建设年产3000万套锂离子电芯、500万套无极灯、3万吨纳米碳酸钙等项目,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

2、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以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为主线,发挥我市在煤矿矿山机械、机械加工制造、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的基础和优势,积极支持机械装备业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和先进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大关键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力度,努力使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实现质的飞跃。重点扶持金马重机、华能机械、华丰机械、金马裕达等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小型机械加工企业,推动机械装备业由加工向制造研发转变,由配套向成套转变,由分散向集群转变,由传统向先进转变,形成新兴的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机械装备业规划项目总投资60亿元,重点抓好2000台液压支架、1500台新型变频调速节能电机车、5000吨汽车磨具、年产25台重型刮板机、50万套汽车驱动桥螺旋锥齿轮、10万套液压制动元件等项目。力争到2015年,机械装备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3、新型铬盐产业集群。以蓝星集团为依托,利用世界领先的“铬化工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加快新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形成年产10万吨铬盐系列产品。着力延伸产业链,实现铬化工与冶金产业链的耦合,并带动氯化工、铝化工、材料科学等产业的发展,确保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发展,将我市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铬盐生产研发基地。“十二五”期间,清洁铬盐产业规划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重点做好重铬酸钠、重铬酸钾、铬酸酐、氧化铬绿等系列产品的清洁生产工艺研发。力争到2015年,清洁铬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4、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抓住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机遇,采用高新技术,高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重点发展具有轻体、节能、节土的建筑砌块、建筑板材和非粘土砖、空心砖、复合墙体材料及新型室外用铺地材料等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产业,形成煤-电-建材等系列产品链条。发展利用农业秸秆、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生产木塑复合板、装饰装修材料等。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组织环保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发展污水处理设备小型化和组合装置等环保产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对现有新型建材企业进行科学整合,提升新型建材产业整体竞争力,规划项目总投资8亿元,重点推进千秋煤矸石砖厂、35万方粉煤灰制品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整合带动新型建材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新型建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

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

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开发和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制造和网络系统等,重点在生产、营销、办公管理等环节推广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及相关应用系统,发挥义煤集团和气化厂等龙头企业的两化融合先行示范作用,引导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二节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以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为目标,围绕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文化休闲、信息广告等,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在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

一、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

优化街区功能,积极培育中高端零售业,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做大做强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经营业态,加快义马传统百货业向购物中心、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和专卖店、精品街、连锁店发展。以珠江路、鸿庆路为中心,抓好鸿泰购物广场等商贸企业和金源盛国际酒店等餐饮企业的改造升级,搞好文化城商业开发,打造传统商贸功能区;以银杏路、快速通道为中心,开发建设高档写字楼和住宅小区,布局2-3条商业精品街,引进3-5家国际国内知名餐饮企业和商业连锁企业,建设1-2家五星级宾馆,打造高端商住功能区;以石河两岸为中心,抓好生态体育公园、滨河游园建设,发展信息、电子、广告、文化等服务业,打造文化休闲功能区。壮大建材市场和汽配市场,培育家电、家具等小商品批发专业市场,形成集聚效应。到“十二五”末,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紧紧围绕郑汴洛工业走廊,以煤炭物流、煤化工物流等工业物流为重点,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依托陇海铁路和多条厂矿铁路专用线,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物流储运中心;依托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重点打造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现代区域物流中心。加强骨干企业培育,规划建设长途汽车客运站,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联合重组和改造提升,积极引进优势物流企业,鼓励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第三方物流业增加值占全社会物流的比重达到3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把义马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煤炭及煤化工流通网络中心。

三、积极发展旅游业

依托鸿庆寺风景名胜区和以义马银杏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群,发展文化游,规划建设矿山博物馆和地质遗迹公园,发展煤矿井下游、工业游,形成沿黄文化旅游线路上的新亮点。以“一山、一水、一沟、一寨”(清风山、清风湖、石树沟、木兰寨)为依托,重点开发山水生态以及农家乐、体验游等农业农村旅游资源,以双休日、小假期休闲度假为主题,重点保护好石树沟、座子沟的原有环境,尽快完善农家宾馆、农家饭店、山上游览、水上娱乐等旅游配套与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四、培育壮大房地产业

调整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以快速通道、银杏路两侧为中心开发现代商住功能区,提高主城区房地产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沉陷区治理步伐,重点发展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继续对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不断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着力构建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规模适度超前的房地产供应和消费体系。重点建设银杏国际花园、观澜国际城、美景瑞园、永乐大厦等高层住宅小区。力争到201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五、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

发挥我市信息化基础优势,优化整合信息网络,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通,积极培育和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网络服务业,继续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不断扩展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深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全面提高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金融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广告传媒服务业,引进建设高档电影院、数字电视,建设完善体育休闲设施,适度发展动漫、网络等产业,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整合改造现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网点,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家庭服务业等社区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高新型服务业比重。

第三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以特色化、生态化、品牌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现代农业体系,涉农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00元。

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按照“一区一品”的原则,重点发展大樱桃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种苗花卉基地、小杂果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五大特色种植群,特色农作物面积达到10000亩。发展品牌农业,做强做优“千秋牌”、“常绿牌”等已有品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扶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鼓励广大市民开展采摘式、承包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活动。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力争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品和生产基地认证,推动特色种植业健康发展。

二、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

以现有新大牧业、义新养殖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生猪养殖,鼓励发展牛、羊、兔等特色养殖,加大对养殖企业和专业户的支持力度,抓好新大牧业二期扩建等重点工程。积极扶持新大牧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把我市建设成为规模化、标准化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先进养殖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畜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建立完善疫病防治、质量检测等体系。推广种养加一体化等循环农业模式,形成集养殖、沼气、发电、有机肥为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0%。

三、多渠道增加涉农社区居民收入

坚定不移地把增加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措施,让涉农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对涉农社区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十二五期间,要力争将全市所有涉农社区居民培训一遍,使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安装等第三产业,使更多的居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推动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劳务收入快速增加。完善农村小额贷款政策,探索建立贷款担保机制,鼓励广大涉农社区居民自主创业,培育一批企业示范户,进一步拓宽涉农社区居民增收渠道。

四、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组建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辐射带动农户,尽快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良好格局。建成农产品营销信息网络系统,“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全市90%的涉农社区。积极发展新型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发展专业协会等其他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涉农社区居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积极引导懂生产、会管理、善经营、具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农民向农产品流通领域转移,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力争到2015年,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个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以上。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0%以上。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自来水、路、通讯、有线电视、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等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农村人畜缺水问题。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升农村道路标准。建设农业综合科技服务中心,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动物疫病防控、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农业综合科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办事处、社区、组、户四级实用技术服务网络,引进和推广名优新品种,推广高效养殖、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产品保鲜加工等实用技术,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四节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按照“一主一副多组团”的总体布局,一主为中心城区,一副为东部城区,多组团为煤化工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工地老城区、火车站地区、常村煤矿及生活区、千秋煤矿及生活区、跃进煤矿及生活区等组团,加快城乡融合步伐,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十二五”末,基本构建起现代化城镇体系,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将我市建成三门峡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的生态宜居城市。

一、提升中心城区建设水平

在更高的起点上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对全市112平方公里进行全区域规划,科学区分工业区、生态区、行政区、农业区、生活区等功能布局。继续推进中心城区东进西延北扩,重点抓好快速通道、银杏路东西双向延伸,同步抓好道路两侧开发,建设高档写字楼、住宅楼和商务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千符路、泰山路等五纵十横道路框架,高标准改造千秋路、人民路,实施城市主干道高压线、弱电入地工程,加快背街小巷道路的改造,使中心城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围绕方便居民休闲健身,改造提升鸿庆公园、银杏公园,加快体育公园、体育中心建设步伐,开工建设人民公园二期工程;围绕城中村改造,重点对马岭、裴村、郭庄、三十里铺等进行改造;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扩建城市垃圾处理厂,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污水处理回用率达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集中供热率和供气率分别达到90%和95%。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活动,争取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

二、全面开发建设东部城区

科学编制东部城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抓好规划实施,推动东部城区有序开发。以东区办事处为中心,规划建设好行政区、生产区、生活区,全面加强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抓好纬二路、纬一路等道路建设,基本形成路网格局。利用东部城区自然山水条件,开发建设生态休闲公园,综合利用苗元水库、常窑水库水资源,建设东部城区供水厂及配套供水管网;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幼儿园、酒店、商场等功能设施;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垃圾中转站。积极引导矿区以及各涉农社区居民逐步向东部城区集中,抓好义煤棚户区小区、义马、苗元等居民居住区的建设管理,初步形成东西遥相呼应的一城两区新格局。

三、改造优化城市组团

加快火车站地区、东工地老城区、常村煤矿及生活区、千秋煤矿及生活区、跃进煤矿及生活区等城市组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围绕连接中心城区、东部城区和城市组团的城市道路网络,向东延伸快速通道,沿涧河修建涧河大道等东西主干道;规划建设连接马庄工业区和湾子工业区的跨陇海铁路大桥,打通东风路、滨河路、泰山路等南北道路,形成东西畅通、南北对接、便利快捷的城市交通网络。抓好两河治理,继续向南向北拓展治理石河,营造城市景观河流。全面启动涧河治理工程,促进310国道以南城区的开发。对东工地老城区,纳入东部城区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对火车站地区要进行全面整治改造,使其成为我市的一个文明窗口;对千秋煤矿、跃进煤矿、常村煤矿及所属生活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改造升级步伐,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

按照“农民向城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严格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整合整治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促进公共资源、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互促互动、互融共进的城乡发展新格局。继续推进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按照城中村改造、近郊村治理、沉陷区搬迁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集中居住区道路、公交、供排水、有线电视、电信通讯、信息传播和环卫设施等服务设施。力争到2015年,全市20个涉农居委会全部实现集中居住,90%的涉农居委会建成标准化居民集中居住区,实行城市化管理。

五、探索新型城乡管理体制

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市政公用企事业经营管理方式改革,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过度。探索新型社区管理机制,理顺居委会管理模式,高标准改造建设城区办事处、居委会办公场所,使其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居委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对居委会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提升其规范化水平。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变更,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居民楼院党支部为支撑的社区区域化大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保障。

一、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以义煤集团、气化厂、综能公司、开祥化工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平台建设,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开发体系,自主开发优势领域的关键行业技术,共建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和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煤化工研发中心、清洁铬盐研发中心、机械装备研发中心。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达到30%。

二、推进重大关键技术创新

围绕煤化工、精细化工、铬盐、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突出实施一批发展关联度大、支撑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实施一批火炬、星火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

三、创新科技投入机制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进科技资金、科技项目实施机制,市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市财政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到2015年,全市科技三项经费占市财政年度预算支出达到3%以上,积极引导企业、行业协会成立科技开发中心,并在企业盈利中安排一定的比例作为科技开发基金。采用直接或间接的财政补贴及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等方式,加大对研究开发、产业化、技术改造等活动的支持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教育医疗等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努力建设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城乡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推行以项目、课题、技术招标等方式来吸引人才、引进智力,在引进项目、技术的同时引进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加强人才管理工作,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人才绩效考核体系,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管好、用活、留住现有人才。制定和调整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认真解决好被引进人才的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狠抓初、高中教育,深入开展“创名校、做名师、育名生”工程。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两区寄宿制小学建设,抓好新区中心小学,东区中心小学及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等重点改扩建工程,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推动教育信息化,建成集因特网、教育卫星宽带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三网合一的现代教育网络。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率和保育教育质量,力争到2015年,所有办事处都有规范的中心幼儿园,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全市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义煤技校办学水平,依托市教师进修学校、职工中专,结合我市产业特点,高标准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加速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第六节  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改革是第一动力,开放是第一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创新招商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一、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实现资本的社会化,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征用土地补偿标准。全面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按照“低水平、广覆盖”以及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将贯穿“十二五”时期。要牢牢抓住这个重大历史机遇,顺应产业转移规律,借鉴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度保障。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着力承接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围绕能源、煤化工、铬盐等主导优势产业,以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链、提升价值链为主要招商理念。采取资源整合、异地托管、项目共建、税收共享等方式,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链式或集群式产业转移。鼓励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地区在我市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带动我市城乡居民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持续、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专题招商、代理招商、节会招商、人文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为主要招商模式,以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等为重点招商对象,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招商区域,大力构建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招商体系,发挥专职招商队伍优势,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实效。

三、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合理把握吸引外资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加大引进外商、外资工作力度,培育3-5家高附加值的外贸出口企业。力争到2015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亿美元。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参与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对接。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特色农业等方面协同发展,加强煤炭、电力、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在技术、生产、供应等领域的合作,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

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以办事程序最简、审批事项最少、工作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投资洼地。完善项目建设联系协调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重要问题、关键环节专题办公制度,集中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服务,确保所有项目引进无影响、落地无阻力、实施无障碍、经营无干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促进政企、银企、企企合作交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坚定不移地落实宁静生产(经营)日制度,切实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第七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子,坚持加快发展与经济转型同步,环境保护与提质增效并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力争到“十二五”末,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年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

一、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着手,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大力实施节能工程,推行节能产品认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紧紧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强化对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领域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落后装备、高耗能产业退出机制。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围绕构建循环型社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企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严格落实新建项目“三同时”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新设备,建立完善清洁发展机制。重点支持劣质煤综合开发利用,扶持中蓝铬盐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扩大铬盐清洁化生产规模,提高铬渣无害化处理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将我市境内堆存铬渣全部处理完毕,并逐步恢复被污染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强对煤炭、电力、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清洁生产技术攻关、监测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工业发展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和废物减量化转变。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合理规划集聚区企业结构和布局,鼓励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废弃物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建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旧电子电器等综合处理设施和场所,实现对危险废物的安全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理处置的全过程控制,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秸秆气化供气、大中型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沼气公厕建设等,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三、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着眼长远发展,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推广煤炭高效集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土地整理和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工矿废弃土地和棚户区拆迁地的开发利用力度,重点抓好空心村和南部沉陷区治理,严格约束投资强度和容积率,鼓励发展多层高层厂房和高层住宅,推动由平面发展向空间发展转变。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在工农业、城市发展和居民用水等方面,全面推广先进的节水适用技术,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完善水价调节和中水回用补偿机制,形成全民节约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破解资源、土地的瓶颈制约,为我市长远发展留足空间。

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加强涧河区域、大气环境整治、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防止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矿山环境修复保证金,尽快完善修复规划,促进新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环境监管,推广生态旅游试点。加强环境监测、监控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城区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全面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五、全面加强生态建设

依照国家及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成果,“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一区”(山地丘陵生态区)、“两点”(城市、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重点对南部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对北部水土流失区进行保护治理;在市区北部,营造防护林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我市境内道路、河流两侧进行造林绿化,建成通道绿化林带,形成生态廊道网络。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初步建成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

第八节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义马

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围绕民生改善谋划发展,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一、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安置、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完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动态管理,有效监控城镇登记失业率。力争到“十二五”末,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次;促进6000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35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次。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市统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力争到“十二五”末,社会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5%以上;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

三、健全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社区、居委会倾斜,建设社区老年护理院。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精神疾病。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检测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儿童计划免疫实行政府买单,儿童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实施市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建成二级甲等医院;建设妇幼保健院;涉农办事处卫生院要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标准;每个涉农社区居委会均要设置一个甲级卫生所。

四、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十二五”期间,全市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计划生育率达96%以上,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多渠道筹措资金,成立儿童基金会,建设孤残儿童、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抓好老年公寓、老干部活动中心、社会化养老中心建设,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托养中心。

五、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

坚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协调发展”原则,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书报刊、印刷、书画等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市场。突出文化特色,规划一批创作重点题材和项目,坚持市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办事处大中型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服务天天有。以融合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为方针,加大文化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高标准规划建设煤炭博物馆、档案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立市、办事处、居委会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各办事处相应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各居委会建成文化大院,并逐步向机关、厂矿、学校推进,形成市级有规模、办事处有基础、社区有覆盖、基层有内容的公共文体设施体系。做好境内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的修缮保护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制度。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稽查机制,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抓好体育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六、强化社会公共安全

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稳定工作全局,进一步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义马经验”,使群众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干警素质。加大政法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科技防控体系,继续开展打黑除恶、“警灯闪烁”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努力打造平安义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对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预防为主、反应快速、策略有效”的原则,建设统一协调的地质灾害监视、预测、预报、预警、信息、指挥和救援等综合网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深入实施“金盾工程”,建立完善社会公共安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增强对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观念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切实解决双拥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双拥活动形式,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将双拥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增长幅度逐年按比例递增,全面提高我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抓好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实施力度,实现“应援尽援”。按照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健全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法院审判庭、巡回法庭建设,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新风尚,深入开展学习、践行文明礼仪活动,塑造文明义马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积极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扎实做好文明单位的申报、验收、命名、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争创文明优质服务窗口、争当文明优质服务标兵”活动,树立窗口行业良好形象。着力推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加强交通法规、遵章守纪宣传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巩固省级文明城市成果,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第五章 保障措施

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在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改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继续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打破思想上的束缚,不争论、不观望,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上来,只要有利于义马发展,能想到的办法就要想到,能采取的措施都要采取,能抓住的机遇都要抓住,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以思想上的突破带动各项工作的突破。

二、加强规划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研究制定规划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加强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制定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加强与周边相邻县市的协同发展,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要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开展中期评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针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

三、实施项目带动

强化项目带动意识。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经济发展项目,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和精神文明项目建设,推动项目与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机结合,以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在城乡基础设施、优势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谋划筛选一批前景广阔、对接度强、对区域发展大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提高重点项目的组织化水平,实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制度,确保重点项目取得实效;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项目工作的考核、检查和监督。

四、推动人才强市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意识,认真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党政干部、企业家、商贸营销、现代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完善人才选用的竞争择优机制。进一步深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用机制,靠科学的机制选好、用好各类人才。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的分配方式,逐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待遇。

五、转变政府职能

围绕规划实施的要求,立足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必要和适度的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调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六、加强目标考核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完善考核办法,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强化监督检查,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动态评估。考核奖惩兑现,把考核结果作为各地、各部门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通过兑现考核结果,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