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 续写先辈荣光——追寻感悟“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

发布日期:2022-08-24 15:25     字体:

地处河南省义马市的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是一家有着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能源企业集团,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其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淬炼的“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更是享誉全国煤炭行业。

近年来,义煤集团党委深入挖掘“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其时代内涵,向全社会展现了煤矿工人的崇高思想、优秀品格和顽强毅力,凝聚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特别是自2021年10月份义煤集团新班子组建以来,把学习弘扬“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2年3月18日,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荣获“出彩河南人”2021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集体)殊荣,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义煤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筑牢了“热爱义煤、尊重义煤、发展义煤、奉献义煤”的思想基础,义煤集团干部职工思想迅速统一、人心快速凝聚、形象重新塑造、管理持续提升,企业从极度困难的局面中逐步走出,实现了扭亏为盈,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

义煤集团下属的千秋煤矿,作为“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的发源地,从当年战胜“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恶劣自然环境,到现在突破矿井可持续发展的困局,同一切困难矛盾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以千秋煤矿为代表的新时代的义煤人更加需要发扬“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情壮志,闯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一、英勇善战铸就时代丰碑

千秋建矿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1956年,80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职工和家属来到义马矿区千秋煤矿建设工地,历经25个月的艰苦奋斗,提前60天完成了建井任务。1965年8月,为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号召,千秋煤矿将原东区杜学然采煤队更名为“八一采煤队”。他们用实际行动闯在前、冲在前、干在前、顶在前,转战24个工作面,穿越8个“水帘洞”,鏖战了12座“火焰山”;成功试采中国第一套国产综采设备;三创全国中厚煤层炮采工作面最高纪录;四次创下全国煤炭月产最高纪录,四次蝉联“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共生产原煤5000余万吨;连续50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接连被命名为“全国煤炭战线十面红旗”“十五面红旗”“百面红旗单位”,以及“双文明红旗单位”。1975年10月,八一采煤队被煤炭部授予“英勇善战的八一采煤队”。从此,“英勇善战”就成了“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的源头,铸就了一个时代的不朽丰碑。

二、精神楷模照亮笃行之路

66年来,八一采煤队先后培养出中央候补委员杜学然、“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付来成、全国劳模鲁金水、李前进等为杰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模范人物21人,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岗位人才达1300余名。“打碴英雄”黄海林、“独目铁人”郭铁立、“勇士矿工”狄文远、“无私无畏”的李圪底、“心红胆壮”的范新祥、“老黄牛”赵发生、“一块好钢”会大喜、“超满勤”的邢克友,“红管家”张有成、“矿山不老松”梁守义……一代代八一采煤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他们用拼搏和汗水照亮了千秋煤矿改革发展之路。

生活在矿区的孩子们,大多都听家里长辈讲起过鲁金水的故事。鲁金水是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煤海硬汉,更是关键时刻冲得上,抢险救人舍得命的硬骨头矿工。他年年出满勤,天天干满点,一年就上了443班,相当于普通职工的1.5倍;一米五的小身板却能一人顶5人用,攉煤时用自制的特大号板锨,一锨就是一箩筐;盘区煤仓堵塞时,更是不顾个人安危,掂起两米长的钢钎,到深51m、坡陡六十度的煤仓底去捅溜煤眼。1966年,1022工作面发水,鲁金水和工人天天趴在水里攉煤,跪在水里架棚,采一天就跪一天,整整跪了半年多,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水帘洞”。1969年,工作面发生煤层自燃,井下生产被迫停滞。脾气倔强的鲁金水主动请战,带着一帮矿工兄弟强攻“火焰山”。四五十度的高温,人就像蒸笼里的馒头,大火烤在脸上像被刀割一样,滚滚浓烟连呼吸都非常困难,而鲁金水毅然带领矿工兄弟接水管、背黄土、打钻孔,倒下一个,爬起来一个,人进一尺、火退一米。那些年,鲁金水和他的矿工兄弟们转战了24个工作面,穿越8个“水帘洞”,鏖战了12座“火焰山”,3次创造和刷新全国中厚煤层炮采工作面月产最高纪录。鲁金水本人1959年就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9年当选中国共产党九大代表; 1977年当选为中央第十一届候补委员。

杜学然和刘立业是矿山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工人工程师”之称的杜学然创出了27分钟移一部溜子的“快速移溜子法”,这位八一采煤队首任队长大胆革新,将移溜子效率较之前提高了7-8倍。在1959年,也就是建矿第二年就实产原煤762617吨,一举突破了矿井设计能力。1978年,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主动担负起了全国第一套综采设备试验的重任,从炮采到机械化,是八一采煤队的一场技术革命,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不行,没有知识也不行。面对接二连三的技术难关,时任队长刘立业最长的一次连续72小时不升井,先后攻克了液压支架、运输机、皮带转载机等多道难题,获得了全国煤炭科技大会特等奖。1980年3月,综采工作面下拐头处发火,116台液压支架和90多节采煤机面临危险。为了阻止火势蔓延,抢救国有财产,已经干上矿长的刘立业,带病坚持打连班,现场灭火连轴转,整整18个日夜,硬是没有离开岗位半步,险情排除了,人却倒下了。那年他才49岁,离开时,甚至都来不及留下一张完整的全家福,当时他5个儿女中最小的才3岁。

三、薪火传承再攀时代高峰

近年来,千秋煤矿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井下生产条件和地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矿井系统设计完善和重大灾害治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压力与日俱增,一度影响到了矿井的生存发展。2021年10月1日,义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中超到义煤任职的第二天就来到千秋煤矿实地调研,要求加大力度、扩大视野,提高标准、取得成效,总结好、宣传好、保护好“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努力建设现代化新义煤,助力企业改革重生。随后李中超又多次调研千秋煤矿,并组织座谈会,倾听意见建议,安排具体工作,要求对“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再挖掘、再提炼、再提升、再推广,真正打造出属于具有义煤品牌、叫响全煤行业的煤矿工人精神之魂。

千秋煤矿在义煤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科学接续、同谋共进,再创辉煌”的工作思路,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实践,高标准实施八一采煤队精神展览馆提升工程,编写《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系列丛书》、开展“全员进展馆”系列活动,召开精神座谈会,筹备精神报告会,管理人员手写学习体会,学习宣传氛围持续营造。在八一采煤队精神的感召下,千秋煤矿干部职工面对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思想不乱、队伍不散、作风不变、干劲不减,先后优化16采区生产系统及开采布局,制定矿井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矿井几经磨难而愈发顽强,时至今日,千秋煤矿高质量发展的蓝图重新绘就,各项基础性条件加速完善,人心思进、人心思干、求变图强蔚然成风,这一切都要归结于历久弥新的“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千秋煤矿干部职工将不断从“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中汲取力量,激昂斗志,在困境当中化危为机,在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多重压力下,努力赢得主动、找回优势、推动各项工作难中有为、难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

总结好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着力打造安全可靠有保障的现代化矿井。安全是义煤的“天字号”工程,是矿井发展的压舱石,没有安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无从谈起。打造安全可靠有保障的现代化矿井,就是与传统矿井相比,在安全系统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规模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等方面都有本质提升,一切工作都以安全为前提,都要围绕安全开展,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矿井安全发展。

宣传好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着力打造地区领先的高质量发展矿井。在义煤集团“4+2”战略布局中明确自身定位,紧跟行业趋势、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赶超态势,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能源“保供”政策窗口期和智能化矿井建设机遇期,加快推进矿井扩边、系统调整、装备提升、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深度融合,激发“百年义煤”的活力和潜力,打造地区领先的高质量发展标杆。

保护好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党建和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促进党建与安全、生产、经营等工作深度融合,党的建设真正实现“融入中心、嵌入管理、发挥作用”。同时以八一采煤队荣获“出彩河南人”2021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集体)为契机,借助在煤炭行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总结提炼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在全国叫响“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打造企业文化示范单位。

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无时无刻不在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其不仅是全体义煤人的宝贵财富,更是全国煤矿工人的精神之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千秋人,必将跑好“接续奋斗”的接力赛,将“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向时代交上满意的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打印